close
個人推薦想當作家最起碼要讀的入門文章

如果新人想在網路上發表小說

文章原發在HwangYih板
時間是1/10/2005,標題為"Re: [問題] 請問 如果我想發表小說?",
底下為文章內容:



底下原則上只就「(暫時仍不是)非出書作家」討論。

分幾點回答:

(1)
對作者和讀者的使用介面來說,小說頻道都是最佳選擇。  
作者介面,用過的都說好,很多人把他當作倉庫  
討論板甚至有精華區(雖然很少人會去看),發布公告、整理專輯都很夠了。  
評分制度可能差了些,不過,這種也沒什麼客觀的標準,讀者素質非網站能控制的。
鮮網討論板改版以後,也小有進步。不過對「非出書作家」來說,首頁吸引
眼球的人氣裝置不佳,作者和討論板介面有遠不如說頻完善。當然,若能在鮮網
出書,當然很能培養一些基礎班底的讀者。(這點說頻也可以)
只是優先出版權讓鮮網看起來不免小氣了些。
至於閱讀舒適感,小弟欣賞上硯。不過,目前的狀況,在上硯要拼人氣更難囉。

(2)
假如要尋一個發表地點來發表文章,並希望有機會碰到路人,
明日報個人新聞台和BBS(推薦無名)都不錯。

(3)
再說吸引人氣,匯聚人氣的不二法門就是:勤奮。
除非有九星聯珠般的運氣,沒有不勞而聚氣的事情。
在一般網站,如說頻,能夠做到每天更新,
本身又有一定實力或知道怎麼製造噱頭,人氣便滾滾而來。

(4)
另外,假如敢梭哈當個職業作家,(得衡量自己有沒有這種時間和心力)
兩位作家Giddens和teensy(星子)都經營的很好,
共通點是:更新快,藉由bbs介面可以快速流通話題,和讀者互動良好。
Giddens早期藉由kkcity和說頻雙向收攏人氣,加上惡魔般的才氣,立刻竄紅,
現在似乎有向傳統文學圈進軍的野心;
星子的方式也很值得參考,先在連線板和各大奇幻板發文,自己打知名度,
逐漸把人氣引到無名,讓讀者來打口碑,如此讀者數量不斷上升。
等到人氣夠了,購書讀者群也到了能回收程度,
便可以考慮選擇一個評價比較好的出版社(個人首推蓋亞),
在其庇蔭下經營自己的品牌,對出版社和作家來說都是雙贏。
目前Giddens已和蓋亞出版了都市恐怖病,預計星子也會有個人品牌的計畫。

個人以為,這應該是未來幾年最穩妥的方式。
前提當然是:有心當職業作家。

(5)
吸引人氣還有一個原則:能在前幾回(前3萬字以內)拋出賣點,
假如做不到,大概只有親朋好友會捧場吧。
十九世紀慢步調的小書敘述方式不適合今日的速食讀者。
對這點要有認知,不然,收攏人氣不是一件容易事。
當然,假如實力非常好,直接進攻各大文學獎挑戰暮氣沉沉的傳統文學作家,
那也不用擔心人氣的問題了。
現代人比古代人聰明,曲高和寡的現象不多,
若真如此,只能說創作者的曲還不夠高,
或者,時機未到,那就等吧。

(6)
最後,關於版稅約,以前羅森在說頻討論板貼過一篇文章,講得很詳盡。
附於下方。


當個有責任感的作家可是很不容易的,
考量東西很多,職業作家的生活也沒那麼美好。
因此,無論羅大能走多遠(已經走得很遠了),
風格(無論小說還是發言)在很多人心中都已經是不可磨滅的典範了。


※ 引述《rone0416 (愛上一隻熊)》之銘言:
: 除了鮮網哪裡還有較完善制度的網站呢?
: 因為我只知道鮮網
: 但不喜歡他的所謂優先出版權
: 聽說他是最hot的
總銷量應該第一吧。
(第二是說頻,兩者大概吃了60%以上的玄幻武俠租書店通道)
不過,假如目前仍不是「非出書作家」,卻想有一票讀者,
又不願以職業身分走下去,那麼還是首推說頻。

假如只是寫來當額外生活費的,抱著能多賺就賺的打工心理,
短期(10集內結束)來說,信昌可能最好吧。
: 是這樣嗎?
: 謝謝大家幫忙^^
我說完了


附錄:羅森對出版社和簽約的詳細說明。


發言人:羅森  日期:2004/03/10 17:35 
  簽約時候,是不是版稅約,其實並不是重點,因為所謂的版稅約,都會有一
條起算點,如果是簽定一萬本之後,才開始結算版稅,那這個利益根本就看得到
,吃不到。

  重點在於,是賣斷約,還是授權約。

  所謂的賣斷,是著作權轉讓,也就是從今以後著作權都不屬於作者。

  所謂的授權約,是作者授與出版社出版權。出版社可以出版,但是授權時間
一過,如果要再版,就要再次與作者簽約。

  通常新作者的條約不會太好,這是必然的。所以自在兄的條約,應該是賣斷
再加上版稅,至於版稅如何,那就要看說頻從多少本以上開始算。

  另外一方面,一本書的版稅,基本上所有出版社都是出書後半年才能結算。

  因為一本書的退書,會在出書後半年陸續退回來,也就是說,快則三月,慢
則半年,一本書的實際銷量一定會正確統計,出版社也是根據這個數字,來支付
版稅的。

  但有一點似乎被誤解了。所謂的半年後才支付版稅,並不是代表作者半年後
才能拿到錢,除了賣過一定數目的版稅之外,一般的版稅,還有一個最低保障額
度,也就是不管實銷量多少,出版社都必須支付給作者的稿費。

  這個稿費的支付時間,隨著各家出版社的習慣而不一。

  一般來說,隨著作者的身價不同,時間大概在「交稿後的三十天內」與「出
版後的三十天內」波動,說頻、河圖、鮮網,對於重點作者應該都能作到交稿後
三十天內付款,甚至更快,但最快的還是信昌,如果是重點作者,交稿二十四小
時之內現金直接進帳號,不過,這並不是最誇張的一家,最厲害的一家,作者寫
完稿子,出版社先把稿費付進帳號,作者才交稿,這個大手筆實在厲害。

  由於信昌的銀彈攻勢,使得玄幻小說的出版進入戰國時代,一切必須現金交
易,現在大概已經沒有哪家出版社敢用期票支票付款了,如果有某位作者的稿費
還是拿支票,那麼不是您該換個出版社,就是您該換個職業了。

  至於正常應該拿多少稿費,我聽過的公平算法,是單本售價x單本實銷量X
10%。由於台灣這四年經濟不景氣,所以新進作者大概都是8%,不過如果是
有一定基礎的作者,出版社給不到10%,通常是很難留得住人。

  以這個為標準,鮮網的10%並不耀眼,而是很公道的應有價格,如果作者
嫌說給得太少,那一定是對比到了目前信昌的價格。

  信昌去年來猛搶市場的時候,把價格提到15%,這個被眾多出版社視為洪
水猛獸的破壞行情手法,卻真的造福了不少作者。因為作者手中的資訊完全封閉
,出版社不一定會老實告訴作者實銷量,所以往往是其他出版公司來挖角,才會
把消息告訴作者,一家可能有問題,當連續兩三家都來接洽,數字又都相近,那
就不會相差太遠。

  稿費的結算,看似簡單,其實裡頭卻還有玄機,而也往往就是這個地方,讓
作者與出版社後來鬧翻臉。

  通常一個作者無論實銷量多少,都會拿到一筆保障性的固定稿費。如果是新
人,大概是一萬五千到兩萬出頭,而這個稿費的對應銷售,通常是一千兩百本到
一千五百本,也就是一旦實銷超過一千五百本,出版社半年後結算,應該支付版
稅給作者。

  但合約上並不會這樣簽。合約上的簽法,通常是要實銷量超過三千本,甚至
五千本(我還看過一萬本的),出版社結算後才會給版稅。那麼,一個稿費拿了
一萬八的作者,實銷量有兩千八,半年之後,他還是什麼也拿不到,但是兩千八
的銷量,在其他出版社眼中,已經是一個值得爭取挖角的對象,所以就會有人把
消息告知,然後.....能夠沉得住氣的作者沒有幾個吧?

  前一陣子有出版社發生大批作者出走,或許就是建築在這個基礎上,不過我
個人相當佩服他們的經營團隊,走了一個作者,馬上培養出一個銷量相若的作者
來遞補空缺,在目前的各大出版社中,他們真的作到了讓讀者不看作者名,而是
看出版社名買小說。可是,長此以往下去,最不幸的結果就是淪為其他出版社的
人才跳板、新人訓練所,只要在那邊訓練出來,馬上跳槽。

  幻劍書盟那邊有個帖子,在歸納各家出版社的優缺點,其中提到鮮網的缺點
,說是那邊的稿費會被先扣兩成。

  這點不是鮮網的問題,是中華民國的問題。中華民國的法律規定,像是這一
類的版稅,如果境內作者,那麼要先扣下一成的稅額給政府,如果是境外作者,
要先扣下兩成給政府。

  鮮網並沒有私吞下給作者的錢,那兩成的扣款只是奉公守法而已,如果要怨
恨這一點,那就怨恨中華民國的稅法吧,扣稅扣得那麼重,難怪文化事業亂七八
糟。

  現在台灣的出版社生態,進入戰國晚期,慢慢有了版圖分配。以我自己的感
覺來說,如果我是新人,我投稿第一選擇就是鮮網,因為姑且不論稿費如何,在
鮮鮮文化這塊大招牌的庇蔭下,對作者登上檯面最有利,最有機會迅速擠身知名
作者,至於如何從知名走向暢銷,那就要看個人本事了。

  但是在鮮網的作者,自己最好不要太沾沾自喜,因為你是頂著鮮網的光環,
買你書的讀者是衝著對鮮網的支持而來,能否將這些讀者轉化為自己的讀者,那
就是個人本事。

  很多人都說信昌出書不好,隨時會倒,我個人的感覺是,以目前來說,如果
要我選擇出版社,我不會選擇在信昌出書(至少在封面改善以前),但如果信昌
有股票,我一定去買。智冠這家公司,大家從小罵到大,但它還是屹立不搖,甚
至是台灣第一大。

  信昌的草根性與紮實作風,雖然很難說是顧及讀者權益,但是經營得很穩當
,出書成本說不定是各家出版社裡頭最低的,把節省下來的經費花在照顧作者身
上,積小利而成大,長期下去的獲利相當可觀,如果作者要選擇出版社,信昌其
實是一個很好的選向,只不過你的讀者就會慘一點了。

  說頻的感覺很好,以網路出版社的素質來說,幾乎沒什麼可挑剔的,也沒什
麼負面新聞,從我自己得到的側面了解,幾個作者都說說頻付錢夠爽快,從來沒
有延遲過,這是一個良好公司該有的信譽。

  如果問我說對說頻有什麼顧慮,那麼我一直對說頻的一個感覺,就是後繼無
人。說頻出過不少優秀作者,比起鮮網,這些作者的平均職業生命可以更長,但
是這些作者不是在最高峰時候突然消失,就是寫完之後再也沒第二部作品,這對
出版社來說是滿傷的事,因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讀者與品牌,就這樣突然沒有
了。

  冒險者天堂與上硯,這兩個我不認識相關作者,也無從評價,但我想他們的
當務之急,是先要有一兩個作者搶上銷售排行榜的前二十名,才能和別人談出版
霸業。

  河圖... 目前給我的感覺很好,老闆和編輯都是很誠懇在做事,對書本的用
心與設計也看得見,書本的那種精細度,我覺得是目前市面上各家裡頭最讓我喜
歡的,而且公司的作風很穩當,不胡亂出書,不會隨便腰斬作者的作品,比起大
公司的激烈競爭,是一個很能讓作者安心寫稿的地方。

  獅鷲倒閉後,台灣奇幻出版社的版圖重整,目前仍然處於激烈競爭的情形中
,希望未來的一年,會走向良性競爭,作者、出版社、讀者三贏,而不是再一次
版圖重整吧。




~~~~~~~~~~~~~~~~~~~~~~~~~~~~~~~~~~~~~~~~~~~~~~~~~~~~~~~~~~~~




簡易攻略(轉)

  寫這篇文字,是因為現在玄幻小說的寫作越來越細化,針對vip銷量的寫作方式和針對繁體出版的寫作方式,差別也越來越大。繁體能成功出版的書,一般來說在vip表現上不會太難看,嗯,僅僅是不會太難看而已;但是vip能大紅大紫的書,有很多連繁體出版的門檻都進不去。或許有某些大大可以自如地做到vip寫作和繁體出版的統一,但是作為新人來說,以繁體出版為目標來練手,或許是比較不容易失誤、也比較有效率的做法。

  作為一個作者,我或許沒有資格寫這篇文章,我從來沒有哪本小說成功出版過。但是作為一個經常和出版社打交道、推薦新書的人,我看到過很多肯定不可能出版的書,也看到過不少明明可以出版、卻因為作者在某些不該犯的地方犯錯誤,而令人扼腕的書。

  為此,我希望盡可能地把我的經驗傳達給作者,尤其是新人作者。

  如果您的目標是寫出流芳百世的作品,或者您一開始就不考慮繁體出版,那麼這篇文字對您沒什麼作用。但是,對于有志于繁體出版的作者,這篇文字至少可以讓有志于繁體出版的作者少走很多彎路——一次彎路可能意味著十幾萬字、幾十萬字的作品,以及幾個月時間的耗費。

  一、題材

  玄幻小說的題材很多,光起點就分了玄幻、奇幻、武俠、仙俠、都市、言情、曆史、軍事、游戲、競技、科幻、靈異、美文、同人、劇本、圖文十六大類。這十六大類並不是都與繁體出版有緣的。我不否認這些類別裏有非常出色的作品,也不否認這些作品裏有在繁體市場上出版的,但那僅僅是特例而已——追求特例需要付出的努力十倍百倍于走大道,成本太高。

  所以,如果希望你的小說出繁體,那麼,不要選擇武俠、現代都市、軍事、游戲、競技、靈異、美文、同人、劇本、圖文這些題材。言情題材在繁體領域可以出版,但是言情稿件遵循另一套規則,言情小說的出版社和玄幻小說的出版社是兩個不同的系統。言情小說如何尋求繁體出版,不在本文所述的範圍之內。

  曆史類作品並非沒有機會,但是,千萬不要涉及王朝爭霸——不管是眾多王國間的戰爭還是朝廷內部的政爭。因為一涉及爭霸就會有很多兵力對比、力量對比、計謀爭鬥,有了這些情節就自然要沉悶,主角的心態就容易陰暗,而陰暗沉悶的結果就是,不好看。這個毛病西方奇幻類作品也容易犯,一定要注意。

  同樣的道理,在都市類作品中,絕對、絕對不要寫官場鬥爭,台灣人不會對大陸政府的官場感興趣。千萬不要涉及商戰,也不要把主要情節放在主角和女主角們的感情糾葛上——讀者們真正想看的是主角如何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而主角和女主角們的感情糾葛,除了增加主角的後宮數量之外,他的RPG等級是不會提升的。

  科幻類作品,如果想要出繁體的話,千萬不要涉及硬科幻。科幻無論如何都是外衣,是作者為主角選擇的舞台,誰看見過舞台跳起來擋在主角面前自己表演的?所以,不要關心飛船是怎麼開的恒星是怎麼轉動的,那對作品沒有半點幫助!

  除了上述事項以外,還有一個適用于所有類型題材的通例:如果決定寫某種題材,那麼無論如何,堅持到底。因為某一種題材會吸引喜歡這種類型的讀者,中途轉換類型的話,這些讀者會失望,從而離開,而你新轉換的類型吸引不到喜歡這些題材的讀者,因為他們一開始就不會看。

  曾經看到過一本很具代表性的書,開頭三萬字寫的是主角想方設法探索一個遺跡,三到十萬字寫這個遺跡是未來墜入現在的基地,而主角獲得了這個基地的控制權並對其進行開發。到這裏一直很順暢,如果保持下去,完全有機會出版的。然而——十萬字以後一個轉折,主角和他的基地回到古代去了!我當時就看得眼前一黑,天啊!這個作者到底要寫什麼啊!

  


  

  二、開局

  在講繁體出版小說的開局之前,先要明確一點基本的問題。繁體出版的習慣是,每冊6萬字,分812章。讀者在租書店裏看到一本新書的時候,他們會拿起來翻一翻,看看第一章,以此來決定是不是租回去看。所以,選擇繁體出版的作者並不像專注于vip的作者有那麼多字數可以揮霍。

  他們必須在第一冊的第一章,也就是5000字~7500字之內,就吸引住讀者,否則,就是失敗。這個數字可能更嚴峻,某些讀者可能只翻前幾頁,也就是說,作者必須力圖在2000~3000字之內吸引讀者——當然,能用500字抓住讀者就更好。

  所以,致力于繁體出版的作者們,你們沒有多少字數可以浪費。不要把寶貴的筆墨浪費在一萬八千年前的一場神魔大戰,或者主角回到異世界前的吃飯喝水上班做事上。500字內主角必須出場,3000字內,主角必須完成他的第一個表演——不管是殺了一個對手,還是偷了一個錢包,還是被一個雷劈到異世界,還是親吻(多半是強吻)了一下女主角。在這個表演中,主角的性格一定要凸顯出來!

  不要跟我說令狐沖是怎麼出場的,張無忌又是怎麼出場的。我們不是金老先生,如果你是金老先生,你也不必看我這篇東西。這是為新手准備的。

  有人問,前面有很多東西沒有交代怎麼辦。比如主角的前世是眾神之王,或者他半夜出來被雷劈是因為他失戀了,或者主角本來是一個乖孩子蟬聯了十八年的三好學生。這些事很重要,至少在作者眼裏很重要。但是,我們沒有那麼多筆墨去浪費,開場一萬字內必須做到字字精煉。如果你真有東西要交待,兩個辦法,或者在一萬字以後簡單地倒敘,或者在5000字內挪出兩百字把一切都說清楚。事情不會很複雜的,就算主角被愛戀了十年的女主角出賣了再捅上一刀然後女主角還投入了別人的懷抱,一句話也能交待明白了。

  5000字到10000字是一個轉折,這時候,主角多半已經迎接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變化,比如得到超能力,比如被雷劈到異世界,比如全家甚至全村都給殺光。他必須重新端正態度,確定他的人生目標——是出去找凶手算賬,還是在這個世界活下來再說,還是用超能力賺一大筆錢。

  在這個轉折點,容易犯的錯誤仍然是沒完沒了地交代——交待這個大陸的背景,交待朝能力的分類和等級。事實上,作者不妨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導游,在讀者面對某個景觀的時候才介紹兩句背景,此外,一個字也不要多說。提前告訴觀眾懸疑片結局的人最討人厭了。



  三、情節安排

  情節安排的方式和節奏,可以說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是沒有辦法教也教不會的東西。但是,對面前鋪了一張白紙有十幾萬字幾十萬字可以發揮,卻不知道怎麼拉伸壓縮情節的作者來說,安排情節非常痛苦。

  但是仍然有軌跡可循。這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的,繁體出版每冊6萬字,分812章。也就是說,作者可以確定大的脈絡,然後把面前的白紙劃成一個方塊,分812個格子。把你這段大的規劃,比如說,主角要滅了某個對手,或者主角要完成某個遺跡的探索,或者主角要救出某個隊友……總之,一個長期目標劃成812段,每個格子裏填進去一段,整合起來就是一冊書。注意,每一冊裏面必須至少有一個事件,最多不要超過三個,一般是30005000字一個事件,這樣比較容易持續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太短了顯得瑣碎,太長了讀者容易疲勞,會走神。

  情節的引領者,不是說不能用其他角色,但那很危險,尤其是對新手,稍微不注意就會失去控制。那種草蛇灰線伏脈千裏的寫法決不適合新手,也不適合現在耐心越來越少的讀者。所以,請作者們記住,把聚光燈牢牢地套在主角身上,讓他引領一切情節的發展變化,不要讓主角偷懶超過1000字,最好不要超過500字!你給主角發工資不是為了讓他放假的!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情節不能一直上升或者下降。用更容易理解的說法,就是主角不能一直走運或者倒黴。主角一帆風順地打拼上升會營造緊張的感覺,主角暫時的倒黴雖然會沖淡這種緊張感,卻會讓讀者感到頹喪。所以,明智的作者必須合理地調配這種節奏,讓主角螺旋式上升,或者在一場緊張的打鬥之後,讓主角和女主角擁抱一下。這就是所謂節奏的問題。但是不管怎麼樣,主角倒黴(是倒黴,不是危機)的情節請盡量不要出現在一本書,也就是6萬字一個大段落的末尾,否則會影響下一本的銷量……  



值得一看的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020204 的頭像
    f020204

    雲館

    f0202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